以用戶為中心,推動普放發展 | 動態DR技術交流會走進古城巴陵
發布時間:2019-03-30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這句出自《岳陽樓記》的名句,曾經振奮了無數讀書人愛國愛民的情懷。在春江三月的最后一天,安健科技動態DR臨床技術交流會走進了岳陽,與這座有著2500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展開了一場科技與歷史的對話。本次動態DR技術交流會,邀請了來自岳陽各地的30余家動態裝機用戶,同時還吸引了周邊各縣市放射影像專家的參與。
▲洞庭湖畔,水天一色
動態DR臨床技術交流會,聚焦動態DR的臨床操作技術,交流內容涵蓋頭頸部、呼吸系統、腹部以及骨骼肌肉系統的攝片技術與讀片經驗。通過動態DR產品在臨床的實際操作與圖像診斷,探討普放X線新的攝片與讀片思路。動態DR作為一款全球領先的創新技術產品,通過融合攝影、透視、造影功能于一身,可以實現17*17英寸的大幅面投射成像,并且可以在動態透視過程中進行快速動靜切換高清點片,為傳統的普放臨床攝片與診斷賦予了全新的思路。
▲安健科技動態DR產品系列-UC臂動態平板DR
安健科技作為中國動態DR引領者,在動態DR產品研發上擁有領先的技術能力。截止目前,安健科技動態DR裝機用戶已近3000家,具備動態DR核心部件的研發與生產能力,是全球動態DR領域的領先者。在湖南地區,安健科技累計裝機用戶近600家,并積累了廣泛的動態DR用戶群體。
▲安健科技湖南辦事處負責人陳東洲先生致辭
會議開始,岳陽市醫學會放射分會副主委、湘岳醫院放射科蔡雨主任,結合自身在放射影像的20多年經驗,為參會嘉賓分享了動態DR在消化道造影中的應用價值。作為動態DR用戶,蔡雨主任結合動態DR的實際拍片與操控經驗,分享了動態DR技術在相關群體疾病檢查上的獨到優勢和人文關懷。蔡雨主任說到:“隨著內鏡技術的發展以及CT、MR的發展,消化道造影在減少,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消化道造影的價值在下降。以老年人為例,很多老年群體都患有嚴重的心肺疾病、或者消化道畸形,很多老年人本身就有糖尿病、高血壓等等綜合疾病,傳統內鏡的檢查對于這類群體來說是一件難以忍受的痛苦,而動態DR的多項創新技術讓這類群體的消化系統疾病篩查變得更為人性和精準。任何一個好的消化道造影,一定是患者、診斷醫生、臨床醫生三方滿意的結果。安健科技動態DR技術利用900萬像素高清拍片、大幅面透視、高清點片、視頻保存與回放等核心功能,完全滿足臨床對消化道氣鋇雙重造影檢查的需要。圖像質量全面超越以往模擬胃腸機、影增數字胃腸機”。蔡雨主任全面演示了動態DR在食道造影、上消化道造影、小腸雙對比造影、結腸氣鋇雙對比造影中的應用,通過動態DR可以清晰獲得臨床診斷和評估的圖像依據。
▲蔡雨主任分享
▲蔡雨主任使用動態造影圖像示例
湖南影像學委員、婁底市放射學會副主任委員、婁底市中心醫院放射科劉海潮副主任,則結合動態DR設備的全身拼接應用,分享了動態DR在骨科中的多項應用價值。劉海潮主任認為:由于常規DR的技術限制,長期以來放射科應用傳統拍片并不能有效解決重疊部位的清晰顯影,容易造成漏診誤診,并且受制于成像視野的大小,不能有效顯示脊柱四肢全長的整體結構及病變。而動態DR的17*17英寸大視野成像,配合900多萬的高清像素及可視化的操作,較好地彌補了傳統拍片的不足,而且初步實現了普放向精準診斷方向的轉變。劉主任分享了動態DR在全脊柱攝影、全脊柱拼接、脊柱畸形,全下肢X線攝影、全下肢拼接、關節置換中的多項應用,通過站立負重位,快速、便捷攝取 2~3 張原始圖像。在相鄰兩幅原始圖像的重疊部分,對重疊圖像的特征點迅速匹配,進行智能無縫融合處理,將數張有重疊部分的圖像拼成一幅大型的無縫高分辨率圖像。劉海潮主任評價:動態DR通過強大的圖像后處理技術,比如邊緣增強、灰階處理,以及對對比度和銳利度的可調節性,大大提高了拼接影像的質量。
▲劉海潮主任分享

▲全身拼接應用示例
本次動態DR技術交流會也得到了岳陽長煉醫院的大力支持,作為安健科技動態DR的使用用戶,長煉醫院對動態DR的創新技術、圖像、穩定性以及客戶服務給予了充分認可。參會嘉賓對于動態DR在造影中的應用價值給予了充分認可,對于動態技術在DR設備上的創新應用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認為:動態多功能DR能夠有效的在病灶發現環節提供更多的價值,雖然目前CT、MRI的影像診斷正在普及,但是通過動態DR的早期X線初步篩查能夠實現精準診斷病灶或發現疑似病灶,避免漏診與誤診,這將給受檢查帶來更多的保障和關懷。
▲會議現場
▲合影留念
從平原到高原,從城市到鄉鎮,東西南北中,我們一直在行動。通過動態DR臨床技術交流會,讓具有豐富影像經驗的專家在地區之間有效流動,探討DR對各個身體系統的拍攝技術與讀片經驗,并加強地區之間放射專家的學術交流,促進普放X線操作技術向更加專業、全面和規范化發展,促進精準診斷。